“魚”字的趣事
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李万里
鱼儿鱼儿水中游,游来游去乐悠悠,倦了卧水草,饿了觅小虫,水晶世界任我走……
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,有关“鱼”字的趣事。
**“鱼”字变变变**
最早的鱼字真像是画的一条鱼!鱼嘴、鱼鳍、鱼尾、鱼鳞一应俱全。“魚”下面的“灬”,指的就是鱼尾巴。
** “魚”字少了一点**
“花港观鱼”是杭州西湖十大美景之一。在公园里,有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康熙皇帝书写的“花港观鱼”四个大字。仔细观察,咦,“魚”底部的“灬”少了一点,这是怎么回事呢?
在汉字里,一般来说,三点(氵)为水,四点(灬)为火。例如,在“羔、焦、热、煮、蒸、熟”等字中,“灬”是“火”的变形。
如“羔”,在古代是这样写的——
“”,由“
(羊)、
(火)”组成。
最初指把羊放在火上烤,是“烤全羊”的意思。因为小羊容易烧烤,并且味道鲜美,所以“羔”后来又指“小羊”,现在泛指“幼小的动物”,如羊羔、鹿羔等。
因此,不少人认为“魚”字底部的“灬”指的是“火”。
传说康熙皇帝信佛,有“佛爷、善人”之称。鱼遇水而生,遇火必死。让鱼被火烧死,康熙皇帝于心不忍,题字时便将“魚”字底部的“灬”改写成了三点,意思是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,以示皇恩浩荡。
其实,“魚”字底部的“灬”指的是“鱼尾巴”,而不是“火”。从“‘鱼’字变变变”中,我们就可以看出来。
还有一种传说,康熙皇帝微服私访,遍查江南各地,看到官员横征暴敛,不顾百姓死活,就召集百官来杭州“训示”,特立碑于“花港观鱼”处,有意把“魚”字下面的“灬”少写了“一点”,告诫百官,百姓很苦,要“少取一点”。
你看,我们的汉字是不是独特有趣?
李万里.“鱼”字的趣事[J].七彩语文,2011(3):42-43.(CN 32-1767/C)